找回密码
 注册会员请点这里

QQ登录

只需一步,快速开始

厨六网最新帖子,最新回复
查看: 14410|回复: 26

根据具体斤两做菜只会误导国人??

[复制链接]
发表于 2012-1-19 17:12:30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最近有一网友发了一个新疆小吃没加斤两,导致新疆本地人网友都无法做出。我说他:你没具体斤两没人能做出。。

他马上反驳说:
各地口味差别那么大,我加了用量只误导大家。
你告诉我,一斤大米加一斤胡萝卜口感更好,还是加九两胡萝卜口感更好?
盐的用量一斤大米6两更好,还是8两更好?
各地口味差别那么大,你们这些非要定量。

我明白的告诉你,既然这是全国性的网站,做饭就无法定量,只能根据自己对当地人口味的把握去做。我们是做饭,不是配化学药品。


本站浩然正气从容应答:
你就说你当地新疆怎么做放多少用量就行了。谁让你说出针对全世界,全国人民不同民族,不同地区的斤两??
你都没说出大约的斤两,连你们新疆当地人都做不出,又谈何其他地区的人?

按照你的说辞,是不是书店里的书,电视台里的节目都有具体斤两,那么他们都是外行人搞的?

按照你的说辞,是不是我们不能把肉类当做餐桌美食?因为回民不吃肉。


按照你的说辞,这个厨艺交流网其他人发的配方做法都是外行人发的?人家都有用心编辑的比例。


按照你的说辞,本站发的鸭脖,酱香饼, 热干面,砂锅,粉蒸肉,卤蛋  都像你这样来一句 “各地口味差别那么大,我加了用量只会误导大家” 这能行吗???

创新是建立在基础扎实的基础上,老一辈的菜品都做个半吊子水平,只是一味的追求创新,只怕创造个四不像,不伦不类的东西出来。  

你把自己做的当地口味的斤两发出来,首先要让你们当地人学会。自己发个东西连当地人都学不会,其他地区的人更不用说了,还谈什么普及与创新?


至于其他地区的人别人是否创新,别人是否根据当地口味改良,他既然做小吃这行,肯定也不傻,他自己会根据当地口味进行改进,那是他的事,你的职责是先让当地人学会,而不是好高骛远 以“照顾全国,照顾全球,照顾宇宙 不同口味”为由为自己开脱。






评分

参与人数 2 诚信 +1 爱心 +2 必杀 +1 收起 理由
新手小厨 + 1
qjast + 1 + 1 + 1

查看全部评分



最新主题

精华主题

随机主题

发表于 2012-1-19 21:25:22 | 显示全部楼层
     厨艺交流网是个交流的地方,各抒己见。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。去芜存菁,定会成功。何必斤斤计较。仁者见仁,智者见智。纵观整个饮食行业的大厨,没有做菜是上称称的,唯一有的是:从厨的经验,个人的理解、自己的心得体会,对各种食材与配料的认识。其实就是:戏法人人会变,各有巧妙不同。有具体斤两,只能做出正常的味道,而不能做出别人的特色,在具体的做法不错的情况下,加上自己的经验与本地口味充分融合,达成共识,才能走出自己的特色之路,世上没有真正的万能配方,真正的配方就是别人说出来,根据个人能力的不同,也会有千差万别。更何况做饮食,讲究:一食材、二火候、三环境。难啊。
      以上论点不知对否,望净土明鉴 。
      临近春节, 祝大家春节愉快,万事如意。恭祝净土:财源越来越兴旺,技术越来越高超,网站流量越来越大,发帖攻击越来越少。实用配方越来越实用。
发表于 2012-1-19 21:29:12 | 显示全部楼层
以上感言,纯属酒后,望谅解。多谢。
发表于 2012-1-19 22:47:27 | 显示全部楼层
也不尽然,对于家常菜以至几大菜系而言,由于地方口味差异,只要美味没谁会论短长,但是对于地方名吃而言就不是那回事了,如果有谁不给斤两以至给了而短斤短两,要不重点删掉就不对了.人家对你的方法去作个牛马不相及的小吃.人家花了那么多钱去作个二道名小吃.你们觉得对吗?
 楼主| 发表于 2012-1-19 23:35:47 | 显示全部楼层
很多大厨做菜不上称称,这点做过厨房的都知道,我还得提3点:

1.大酒店里的大厨炒菜前已经提前搭配好各种酱汁调料
各种酱汁调料是有比例的,不可能信手拈来凭感觉来勾兑调料汁。
汾蹄汁配方,桂花汁配方,泰汁配方,酸辣汁配方,汾酒配方,鱼胶配方宫廷味皇水配方。。。。难道这么多汁只是凭感觉勾兑?

2.大厨做了好几年已经熟能生巧
但对于很多新手第一次操作把握不准的时候,你直接拔苗助长让他跟着感觉走?
配方不是一成不变只是供新手参考学习,死读书不会有出息,活学活用才能推动餐饮发展。
没说出大约的斤两,连你们当地人都做不出,又谈何其他地区的人?
家常菜你不说斤两无所谓,特色一点的小吃,菜品什么斤两也不说,谁能做出个大概?


3.标准化操作才能走出国门
你是一名从厨多年的大厨,你可以跟着感觉来做菜。但你的团队不可能像你那样能干,这时候你怎么吩咐你的手下帮你?
中国荣华鸡为什么敌不过肯德基?老外一律标准化操作,斤两,温度,速度,服务全部标准化,而中国的荣华鸡只是跟着感觉走,所以一直也没走出国门做成最大的餐饮连锁。

也祝你心想事成,天天开心。







发表于 2012-1-20 01:14:09 | 显示全部楼层
规范化标准化是正道!友情支持楼主!
发表于 2012-1-20 07:47:02 | 显示全部楼层
楼主说得对,就像小孩子一样,刚还没有开始爬,就学走,那是不行的,了都不了解一上来肯定是做不出来的,
发表于 2012-1-20 08:26:17 | 显示全部楼层
管理员人间净土 发表于 2012-1-19 23:35
很多大厨做菜不上称称,这点做过厨房的都知道,我还得提3点:

1.大酒店里的大厨炒菜前已经提前搭配好各种 ...

非常同意,你的观点。标准化是中餐小的做大的一个瓶颈,其实厨房里调的酱汁就是没有斤两,也会是要求某个品牌的调料一瓶半瓶等。中餐是半标准变化的,真正做到洋快餐那样很不容易。菜品会融合个人的素质,和对餐饮的理解,稍有不同作出的菜就不同。做得好的貌似有个蒸功夫的,不错没有厨师也可以做出美味,标准快速。好像是设备是原创,以上是个人愚见。:lol
发表于 2012-1-20 08:45:19 | 显示全部楼层
顶净土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
发表于 2012-1-20 17:40:23 | 显示全部楼层
没有规矩 不成方圆
标准化操作才能保持菜品的不失根本不失特色
支持净土
发表于 2012-1-21 19:11:44 | 显示全部楼层
先学会正宗的再去创新!就像我们中国人应该先把汉语说好再去学外语一样。不论你做的菜有多好,人家问你这是正宗的吗,你好意思回答是吗
 楼主| 发表于 2012-1-22 00:51:08 | 显示全部楼层
是的,人家问你是正宗的吗??
你总不可能回答一句:各地口味差别那么大,我加了用量只误导大家。
发表于 2012-1-22 15:42:54 | 显示全部楼层
我就是净土说的那个新疆人。
1、我做饭从来没有称过斤两,从来没有去称自己放过多少主料、配料以及调料。所有的都是根据习惯和感觉。中国菜和西餐是不同的,它涉及很多细节的东西,不像西餐那么简单,容易规范和量化。所以,中国菜要用心做,而不是用称做。这是我的偏执。
2、我学过一些内地的小吃,按内地的配料比例做出来,这边根本接受不了。只能自己重新调整,而且很多调整很大。这也是我为什么只看方法,不看用量的原因。我在内地吃过一些新疆的饭菜,味道已经大变。维族人的烤肉,尤其是南疆的,放的调料很少,只放盐,连辣椒面和孜然粉都不放,但在内地,口味变得根本与新疆的烤肉是两回事。我甚至吃过甜味的烤肉,而他的制作者,是新疆的维族人。
3、新疆的饭菜用的调料很少,尤其维族人的饭,调料不过盐、辣椒。盐和辣椒这两种东西其实是最难把握的,全国各地口味差别很大,甚至同一个地区不同的人差别都很大。
4、饭菜从来没有正宗一说,只有好吃一说。随着人们口味的变化,正宗也会走向衰退,好吃才是王道。
发表于 2012-1-22 15:48:48 | 显示全部楼层
当你的口味确定的时候,你可以标准化。正如很多大厨,他们习惯于那些比例,随手一抓,就是那些量。
但是,如果你让一个第一次做的人就去定量,真的会扼杀他的创新。我就举个例,比如和面,天热和天冷,和面的差别都会很大,加多少水,放多少时间、加多少安琪、添加剂等。你按照标准化的方法去做,做出来的东西反而不标准,千差万别。
新疆的羊肉和内地的羊肉差别很大;面粉也差别很大。很多时候,记住那个美味,不要记住它的制作方法,要自己去琢磨。
你可以复制别人的成功,但你无法复制别人的苦难。
发表于 2012-1-22 15:53:25 | 显示全部楼层
作为一个餐饮经营者,你可以让你的执行员工标准化,但一定不能让你的研发人员标准化。只有不标准化,饭菜才会更加美味。
学菜谱的人,大多是研发、兼执行于一身。
学一个新的菜谱,首先是去思考,而不是一味的抄袭。
无招胜有招。
发表于 2012-1-22 15:55:03 | 显示全部楼层
纠正lz主题帖的一个错误。回民也吃肉,只不过只吃清真的。
 楼主| 发表于 2012-1-23 15:51:35 | 显示全部楼层
1.不只是做菜,做任何事业都需要用心去做。世界最怕认真二字,具体斤两才能体现出你的“用心”,用心才能复制,复制才能普及,普及才谈创新。

2.内地口味和新疆口味截然不同这点没人否认。
你周围有个徒弟可以和你当面学,看你的手法,看你大体抓多少量,也许能学个差不多。
但是网友远隔万里根本看不到你的操作,你只告诉他需要加什么东西,他就搞个八九不离十?

3.可能你要说了:我告诉他斤两,他做出来也不适合当地。
全国各地口味差别很大,甚至同一个地区不同的人当面学会了你的东西,也不一定适合他,这点没人否认。
我已经说了,没人让 你说出针对全世界,全国人民不同民族,不同地区的斤两,你就说你是加多少就行了。
至于其他地区的人是否创新,是否根据当地口味改良,他既然做小吃这行,肯定也不傻,他自己会根据当地口味进行改进,那是他的事。

另外也不像你说的那么夸张,好像一个配方标准化了,换个地方就铁定不行了。
南北方大部分菜肴都可以互通有无,像新疆这样的,把内地著名小吃搬进去,却反馈吃不开的只是少数。
比如久久鸭脖,酱香饼,刀削面卤配方,砂锅配方 无论南方北方都广受欢迎,本站几百人顾客早有反馈。但是到了新疆却可能吃不开,这些配方我们没对新疆人测试。

4、饭菜从来没有正宗一说,只有好吃一说。人们对于味蕾的要求越来越高,正如人们对精神世界要求越来越高一样。
正宗配方流传几十,几百,上千年肯定有其独到之处,我们取其精华,再根据时下或者增加口味,或者作出改良,而不是一意孤行把老祖宗的一律抛弃。

5.标准化是考虑到 气温,温度,容量这些基本因素,不是像你说的那样不管天冷天热都是一个量,这是对标准化的“误解”

6.其他地区人难以做出正宗的新疆羊肉串,因为原料不同,这个帖子里早就写过。http://www.chu6.com/forum.php?mo ... hlight=%D0%C2%BD%AE
遇到这样的情况,“标准化”就会写上:新疆大尾巴羊几斤几两,你做不出来就不能怪“标准化”,只能怪自己没生在新疆。 虽然如此,像这样买不到原料的小吃配方毕竟是少数。

7.标准化≠死板教条,是在成千上万次根据当地口味调整以后才标准化,是在继承老祖宗优点基础上的标准化。
九转大肠是一道传统鲁菜名菜,但到了广东那里,他们就给改良成适合当地口味的一道特色菜,人家不是死板教条的筵席标准化.
死读书不会有出息,活学活用才是上策,读万卷书,行万里路的目的不是盲目抄袭,生搬硬套,而是虚心讨教,去粗取精,活学活用。

发表于 2012-2-9 11:33:49 | 显示全部楼层
配方比列永远是秘密,自己做自己呀

本版积分规则

QQ|手机版|小黑屋|网站地图|联系我们| 厨师交流网_厨师网_小吃配方破解_小吃培训 ( 鲁ICP备17008926号-6 ) |网站地图

鲁公网安备 37068402000292号

|

GMT+8, 2025-9-9 11:38 , Processed in 2.430133 second(s), 41 queries , Gzip On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